很多看过罗贯中《三国演义》的朋友,对司马懿都没有什么好感,认为他是一个阴谋家,脑子里没有好主意。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作为三国时期的顶级谋士,想出的谋略能够有效率的实行那才是最重要的。只不过《三国演义》类似于蜀传,将魏国反面化了而已。
司马懿和诸葛亮是一类人,为达目的,思考谋略不择手段,只不过诸葛亮没有篡位而已,这也是司马家族落下坏名声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司马懿在发动高平陵政变时,手底下的3000人死士成为了他最主要的军事力量。
虽然在古代大型战场上,3000人其实并不多,但当时的曹芳和曹爽是去高平陵祭奠先祖的,手上并没有带多少人,3000死士冲出来的时候,那可是乌泱泱的一大片。
展开剩余84%当时曹真直接被吓到下跪求饶,选择投降,魏国的政权也因此将曹家架空,司马家族开始主导,那么问题来了。3000人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司马懿到底是怎么对这群死士进行管理,并且保证他们的忠心呢?
为了能够做到掩人耳目,司马家族必然要挑选绝对忠心的人员来组成自己的死士团队,这群人最好在进入到死士团队进行培训之前,思想方面就是一张白纸,所以小孩子是最合适的对象。
虽然说三国鼎立之后,很多老百姓不至于流离失所,但还是有一大部分的百姓面临着生存问题,他们没有办法养活自己的孩子,为此只能将这些孩子丢弃,让自己能够生存下去。
司马懿在发动政变多年前就提出了要培养自己死士团队的目标,为此他的孩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就开始了部署工作,既然任务流程很长,那么不如将这些百姓丢弃的士兵直接收养,从小进行培养。
当时司马家族在魏国的各个方面都有人手安插,所以不论是军事上还是政治上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安排一些场所,进行专业的军事化训练,再加上思想方面的培养,是没有什么难度的。
虽然从企业的角度去看,从小去培养一名战士,是一个非常耗时耗力耗资金的事情,但是当时的司马家族并不缺这一些,他们看重的就是这群孩子是一张白纸。
换个概念来说,把孩子比作是应届生,把司马懿带领的家族当做是一个公司,一个跳槽过来的员工已经经历了各种人情冷暖,肯定是将自己的利益看的比较重,如果说有一天自己PUA过度了,这个员工可能就要去相关部门举报,对公司进行告发。
但是应届生就不一样了,他们没有接触过这个残酷的社会,在思想上更好培养,技能学得慢一点没有关系,关键是要忠心,要是一个留得住的人。
在古代,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可能吃饱穿暖都是一种奢望,但是这群被司马家族捡到的弃婴,他们本该死在荒野,但是命运随着被捡走的那一刻出现了改变,加上司马懿手下给到的思想灌输,必然忠心无比!当然除了这些弃婴之外,还有一些人,则是受到了司马家族的恩惠,并且可能还有把柄在司马懿手中的。
在古代,因为各国法律制度不一样,很多人因为这方面的漏洞可能会被迫害,并且还有治安问题,一些人可能就会因此被逼上绝路。司马家族会专门挑选那些老实一些,并且看重家室的人去救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对于这些普通人来说,他们面临的问题比天大,但是放在财大气粗,人才众多的司马家族眼里,根本就不算事儿。当被救助之人怀着感激之心加入死士团队之后,也会享受到能够吃饱穿暖等其他的人性化待遇,他的家人们也会被厚待,只不过因为保守秘密的原因,此人是不能把自己的特殊职业告诉家人的。
之前说过,当时很多老百姓是吃不饱饭的,所以在吃不饱,到衣食住行不用担心的心态转变下,必然能够大大提升这些死士的忠心,除此之外他们也明白,自己这时候也算是被司马家族拴住了。
因为一旦秘密泄露,自己就将会面临死亡的威胁,并且还会连累到自己的家人,在只手遮天的权利面前,他们只能是死路一条。所以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之下,他们是愿意为司马家族奉献出自己生命的,毕竟如果没有司马家族救济,自己早就已经死过一回了。
3000多人,让司马家族培养了十几年的时间,这段时间里,这群死士就真的只在进行训练嘛?
其实死士的任务自从培养之初,就一直都在进行,其中有一部分是对司马家族非常忠心的家臣,他们本身就有很强的战斗素养,专门去刺杀一些自己在朝堂上的对手或者传导文件的信使之类的角色。
之所以没有被发现就是因为他们技艺高超,或者在被发现之后直接选择了自杀,没有留下一丝一毫的证据。其实从曹叡托孤之后,从正史中我们就能够感受到司马懿的低调,他知道自己当时在朝堂上无法正面和曹真对抗,于是选择装病来躲避。
其实这时候就一直都在进行谋划,这些死士也就开始了自己最为重要的任务,平时这些死士会有不同的工作,有的是在市井打听情报,司马家族给他们一些营生做做,开酒楼的,卖菜的,都是接触信息和舆论走向很重要的渠道。
当政变发生时,他们才展现出了自己最为真实的面目,不得不说司马懿是真的懂得隐忍,这也是他相比于诸葛亮更为厉害的地方,历史上记载的司马懿,几乎就没有做过冲动的事情。也就是这种隐忍,带领着司马家族走向了魏国权利的巅峰。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股票配资利息是多少,联系删除!
发布于:天津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配资平台网_配资网站首选_配资平台大全观点